5月1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宣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周海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7.4万-20.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9.44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7.2万-19.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9.00万元/吨。
这是自2020年底以来,硅料第16次涨价。2021年开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一路看涨,始终维持在高位,至现在超预期突破200元大关,意味着多晶硅价格回到10年前的高位。
下游企业难盈利
“目前,险些所有做下游的企业没有一家盈利,各人都在减产。我们现在的战略是,宁愿减产停产也坚决不做‘失血’的订单。把老旧产能先停掉,扩大新产能,以此降低本钱。”在2021年多晶硅工业生长论坛上,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熊海波坦言,目今,组件等光伏工业下游环节本钱大幅增加。“不但仅是硅料价格上涨,光伏玻璃和封装质料也在涨价,加之汇率影响和海运价格的暴涨,这些因素对下游销售毛利润的影响凌驾6美分/瓦。”
“就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分派而言,其实更贴近一条‘微笑曲线’。一端是门槛比较高的硅料生产,一端是终端的项目开发。电池、组件的制造环节则处在曲线的底部,在行业波动的情况下受影响比较大。”爱康科技高级副总裁张金剑指出,纵观2020年上市光伏企业年报,许多纯粹依靠外部供应链的组件厂商,在2020年下半年都泛起了严重毛利润倒挂。“现在拥有硅料资源的公司可以很是任性,许多简单的电池及组件生产厂家基本没有招架之力。”
工业链供需错配
针对本轮硅料价格连续上涨,硅业分会剖析指出,其基础原因在于光伏工业链中间环节的产能扩张释放相对超前且超量。“多晶硅生产环节属于高投入、高技术、高载能行业,但又恒久处于盈亏线甚至亏损边沿,因此在产企业扩产资本有限,同时外界资本也少有涉入。而中间的硅片、电池片环节由于连续多年维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企业自身扩产能力富足,同时也吸引了大宗外界资本进入。但由于信息差池称,下游企颐魅掌握的上游硅料扩产规模数据,远大于实际情况,中间环节扩产规模和速度远超预期。”
“关于下游各环节而言,海内的多晶硅产量最多可以匹配160吉瓦左右。但现在从拉晶到电池到组件有多大规模?中下游企业当初投资的历程中,有严谨地考虑过原料供应是否能匹配的问题吗?”在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福看来,硅料价格的上涨,很洪流平上是下游推动使然。
凭据硅业分会的预测,今年全年硅料总供应量约为57万-58万吨(含进口),足够包管终端全球160吉瓦的新增装机需求,而中间环节300吉瓦以上的预期产能,造成工业链各环节明显的供需错配。
有望恢复理性
随着新疆大全、东方希望、保利协鑫、新特能源等海内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新产能的陆续上马,有剖析指出,明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有望回归理性区间。
刘福透露,保利协鑫会继续加大颗粒硅的扩产力度。在徐州、乐山等地都已有相应的扩产计划,在内蒙古也正在安排约30万吨硅料项目。“未来1-3年内,颗粒硅的计划生产规模将在36-40万吨左右。后面是否再扩产,扩多大规模,都要看市场生长。”刘福同时强调,该公司的新扩硅料产能将全部集中于颗粒硅领域。
“硅料价格上涨是短期现象。我们统计过硅料的产能情况,未来3-5年是可以满足下游生产需要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尚耀华认为,上下游产能不可能保存完美协同。“任何一个环节,只要让投资者看到相对较高的利润,就会进来,竞争仍然是接下来光伏工业链的主流。”
“以去年5-6月份的低价格,整个硅料市场其实都是亏钱的,其时的价格并不可反应工业的真正价值,现在的价格波动也是市场行为。”刘福指出,短期来看,这一历程确实浪费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但从久远角度,企业可以在这个历程中苦炼内功,着眼于未来生长。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